走近百岁园(23) 文须有益语不失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徐中玉,1915年2月出生,江阴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我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撰著、编著教学书籍约1000万字,主编教材和期刊达2000万字。徐先生的文

徐中玉,1915年2月出生,江阴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我国现代著名文艺理论家,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撰著、编著教学书籍约1000万字,主编教材和期刊达2000万字。徐先生的文艺理论研究追求真理、关注现实、融贯古今,以传统文论为立足点建设民族文艺学,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格局,在文学理论研究界享有崇高声誉。 年少时的徐中玉笃志于学,而家境贫困,由于师范科免交学费,便考取了无锡省立中学师范科,毕业后先得去小学当两年教师,才能接着考大学。19岁时他考上了位于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国文系,一直读到了硕士。毕业后在山东大学任教。1947年前往上海,分别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兼在同济、复旦中文系授课。 徐中玉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领衔举办了全国古代文论师资培训班。王元化、舒芜、吴组缃等名师纷纷前来培训班授课。一时间鸿儒云集,名流荟萃。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出版了《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 大学不能“失语” 当今的大学生,对于徐中玉教授并不陌生,因为课本《大学语文》,就是徐中玉主编的。1952年,大学教育照搬苏联模式,语文被取消,从此中断了20多年。徐中玉说:大学不能“失语”。1978年,他同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教授发出倡议,恢复大学语文课程。随后,山东大学、杭州大学等一批学校陆续恢复了这门课程。徐中玉认为,《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应多样化,丰富多彩,各臻其妙,不断有所开拓,但必须是真正的精品,有深度,有魅力,文学性、思想性的高标准是不能降低的。 大学语文课的教育重心,必须仍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培养上。古代文化、文学精品是历史的产物,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先贤们思想、情感的结晶,历经时间考验,至今仍然显示出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证明它能焕发出浓郁的艺术魅力,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因此,《大学语文》教材应当特别重视吸收那些能够体现高尚理想、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的作品,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成果,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必定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巨大影响。 1981年,《大学语文》教材问世,至今已出第十版,印数累计3000多万册。编撰教材之外,由徐中玉担任主编、会长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审委员会、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这奠定了数十年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基础。说起往事,徐先生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徐中玉认为:大学生应有一专之长,但通才教育需要他们尽可能具有较为广博的学识,高远的视野,具有人文精神与素质。对于以上方面,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无法用一时的物质回报来衡量。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终生受益。 道德文章寓风骨 如今,徐中玉身板依然硬朗挺直,国字脸,剑眉,硬挺挺的短发,脸上的每一根线条都像刀刻上去的。他忧国忧民,为人师表,一生历经坎坷,饱尝磨难,从“右派”到“摘帽右派”,整整20年。但他坦然面对宠辱得失,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渡过了多舛的人生苦旅。 1955年“肃反”运动中,施蛰存先生被批斗,徐中玉仗义执言,当众为其辩护。1957年,徐中玉被划为“右派”,赶出中文系,发配到图书馆整理卡片。老友劝他不要一味硬顶,但他却抱着宁折不弯的决心,说:“我横竖横了(上海方言,死也这样,活也这样)。”批判会上,每当有不合事实、乱戴帽子吓人的发言时,他都据理争辩,甚至反唇相讥,以致后来被定为“极右分子”。 他的大部分文章,无论是古代文学研究,还是当代文艺理论研究,都贯穿着忧患意识。在和他共事半生的钱谷融先生眼里,“中玉兄不但热心公益,勇于任事,而且敢作敢为,只要义之所在,他都挺身而出,绝不瞻前顾后、首鼠两端”。他的学生、著名文艺理论家毛时安感慨道:“倘若有什么词汇能概括先生形象特征的话,在我看来,最准确的莫过于‘风骨’二字。”徐先生认为学术研究最需要独立思考和坚持不懈。徐中玉的床头挂着“道德文章”几个大字,他说,道德文章,先道德后文章,道德高者才能写出道德文章。 健步走向天年 谈及养生之道,徐中玉深有感触地说:“我的秘诀就是走路,每天要走一个多钟头,从家到长风公园,不停地走。走路有什么稀奇呢?贵在坚持而已。散步健身,工作健脑。” 仁者大风徐先生生活极其简朴,至今住在没有装修过的9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且没有一件新式的家具,用的灯也是最为简易和原始的白炽灯管,连老花镜,都是花15元钱在地摊上买来的。先生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一些衣服总是补了又补。如此简朴的生活,令人赞叹;而他却一下子拿出100万元,捐给华东师大中文系,资助贫困学生。仁者之风,令人景仰! 饮食有节在饮食上并不忌口,除了新鲜时蔬,徐先生并不吃什么特别的补品,连30元一斤的虾他都认为是“奢侈品”。日常生活都是粗茶淡饭:一天只吃一个荤菜,早上一杯牛奶麦片、一只鸡蛋;中午一荤一素一汤;晚上吃点面条、水饺或汤圆,不吃菜,但必吃两瓣甜大蒜和一小碟油炸花生米。每天吃大蒜和花生米,或许是先生有别于人的独特饮食习惯。徐中玉说:“饮食方面我吃我喜欢吃的东西,也不一定名贵。比如新鲜的蔬菜,但夏天有的蔬菜太老了,不好吃。我对生活要求很少,很随便,不麻烦别人。” 运动颐养徐中玉每天定时到楼下小区或附近的长风公园散步,这一习惯坚持了20多年。他认为,多运动、多思考非常有益处。长期运动,不仅锻炼了先生的筋骨,更活跃了思维,至今他依然每天坚持戴着老花镜或是拿着放大镜,一如既往地为他写过的、编过的、出过的书纠错。对于走路,徐中玉认为: 一个是身体的走路,还有一个是精神上的“走路”。“我每天看的报纸杂志很多,头脑里经常有些问题在思考。看到报纸上有需要的资料,我就自己剪下来,隔一段时间整理一下,有些杂志上有需要的材料我就把它撕下来,要不然放不下。这样我需要的时候就不要临时去找了,一个问题来我至少可以找到二三十篇相关的文章。” 心胸豁达徐中玉坦然面对宠辱得失,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走过一道又一道坎。每当被问到长寿的秘诀,他总是爽朗一笑——仁者寿,或许是最好的答案。“我的心脑血管好,多运动,多思考,非常有益处。” 文须有益于天下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指出:“文须有益于天下。”徐中玉的漫漫生涯,忠实践行了这一箴言。他认为:“古代文化、文学精品是历史的产物,是特定历史环境中先贤们思想、情感的结晶,历经几千年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然显示出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可用来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有多一篇的益处。” 徐中玉始终坚持文学的责任与使命感,对中华文化充满了挚爱。他欣然看到,正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代代桃李。“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是自觉负起责任的精神,不是为了功名富贵,也不是自以为能扭转乾坤,而是一种责任感和对国家民族深深的爱。价值观念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这种精神却不会过时。徐中玉认为:真正伟大的文学家身上绝不缺少对国家和人民的强烈担当,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概莫能外。这正是顾炎武所谓的“文须有益于天下”。这种志士仁人的精神品质是从孔孟一路发展下来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个优秀的传统,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应予珍重。 钟情祖国文化的徐中玉指出:古今素有“开卷有益”之说,读点书总比不读书或拒绝读书为佳。当然,这是指读有益的书。应当多读、熟看、手抄,还要深思。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究竟应该读哪些书,这要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可能。书是宝物,读书大有益处,但只有真正从读书中感到了极大乐趣的人,才能充分发挥阅读的主动性,从而在专业上取得成就。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wyllyjzz.cn/qikandaodu/2021/0105/365.html



上一篇:第五届“华师科技园杯”(2019年3月)优秀学术论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投稿 | 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 文艺理论研究版面费 | 文艺理论研究论文发表 | 文艺理论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