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寅彭的清代诗学研究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张寅彭是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他生于上海,从小热爱文学,喜欢写文章,并把这份兴趣作为几十年来从事文学研究的动力。在20世纪7

张寅彭是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他生于上海,从小热爱文学,喜欢写文章,并把这份兴趣作为几十年来从事文学研究的动力。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后,他直接以初中学历考进上海师范大学,开始接受系统的文学教育。有次在碰到英语学习问题时,他写信向南京大学范存忠先生请教,范先生认为该问题具有代表性,在刚复刊的《英语学习》上予以公开回答。敏而好学、虚心求教的良好习惯一直影响着张寅彭的学术研究。

整理清代诗学文献

大学毕业后,张寅彭便投入清代诗学的研究中。清代诗学按照传统的四部分类属于集部诗文评类,包括了大量文献材料。目录学为治学第一门径。张寅彭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这一领域,首先便从传统的版本目录学入手,前往全国各地图书馆乃至部分县级图书馆,深入调查各地馆藏情况,抄录部分文献材料,几经修订后写成《新订清人诗学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此书成为研治清代诗学的一把钥匙,通过此书可以得知清代诗学文献的基本面貌。与此同时,张寅彭编纂的《民国诗话丛编》也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是收录民国诗学中说旧体诗的专书,编选精当,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由清代而至民国,串联起中国古典诗学的最后脉络。循此理路,张寅彭于2003年成立清民诗文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上海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与学科同仁共同致力于清代诗文的整理与研究。

面对数量庞大的清代文献,必须以搜集整理作为学术研究的第一步。正是在这一理念和长期实践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张寅彭作为首席专家,一举取得了上海大学中文系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话全编”。自2012年立项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古典文献学学科全体同仁一起投入清代诗学文献的整理中,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各高校图书馆,乃至日、韩、美等国的图书馆,收集相关文献达800余种,建立起目前海内外最全的清代诗学文献资料库。项目最终成果《清诗话全编》也正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分期陆续出版。《清诗话全编》据“自撰”与“汇辑”分内、外编,内编按清代十帝次第划分为顺康雍、乾隆、嘉庆、道光、咸同、光宣等六期,外编按题旨内容分为断代、地域、诗法三大类。其中,“顺康雍期”(10册550万字)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2018年底率先出版,并荣获全国古籍出版社年度百佳图书一等奖。“乾隆期”今年内即将出版,“嘉庆期”也已交稿至出版社。内编其他各期与外编各类都已完成大部分,正在陆续定稿中。数年中,团队成员甘苦共尝,坚持学术水准,这一巨量的学术工程终于逐渐成形,数千万字的文献整理成果,定会成为后世清代诗学研究取用不尽的材料大库。

《清诗话全编》的特色

《清诗话全编》不是单纯的影印,而是以现代的标校形式展开的深度整理,又提出“下影印一等”的整理标准,力求忠实于原著,得到学术界同行的高度认可。张寅彭又为每种诗话撰写提要,或考版本,或详理论,力求精准扼要地指出该书的价值。这样的形式自然是仿《四库全书总目》而来,一种种著作的提要汇集起来,便可看出清代诗学的整体与“全过程”。南京大学程千帆先生提出古代文学的研究应该坚持“文献学与文艺学的结合”。张寅彭的清代诗学研究便是遵循着前辈学者所指出的路径前行的。如果说《清诗话全编》的整理属于文献学的范畴,而“提要”则属于文艺理论的分析和概括。张寅彭还应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约请,为再版的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撰写了提要。

大型学术丛书的编纂需要清晰的思路,在《清诗话全编》中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之处。首先是强烈的体例意识。编者厘清各种复杂术语,最终将清代诗学文献分为诗评、诗法、诗话三类,可谓独具只眼。其次在具体编纂过程中,尽管按照成书先后来编排次序,但又重视每一期第一种书的价值。就“顺治期”而言,以贾开宗《杜少陵秋兴八首偶论》为首。此书两万余字,为历代说《秋兴八首》之最。此书重要的价值,是张寅彭提要中揭示的“几如《毛序》之嫡传”的“诗旨之正大”,最得中国诗学之正统。如此,此书适足以作为“顺治期”乃至整部《清诗话全编》的开卷之作。之后的“乾隆期”以叶之溶《小石林文外》、“嘉庆期”以吴骞《拜经楼诗话》、“道光期”以梁章钜《读渔洋诗随笔》为首,皆沿此例。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wyllyjzz.cn/zonghexinwen/2021/0302/372.html



上一篇:山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举行挂牌仪式
下一篇:满族家谱研究论坛

文艺理论研究投稿 | 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 文艺理论研究版面费 | 文艺理论研究论文发表 | 文艺理论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