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的多种范式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的多种范式——访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主任张英进教授 海外(以英美等西方国家为研究重镇)中国电影研究的兴盛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开端

原标题: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的多种范式——访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主任张英进教授


海外(以英美等西方国家为研究重镇)中国电影研究的兴盛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开端,伴随着中国电影持续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在90年代之后进入急速发展期,迄今已涌现出数量众多的学术成果与诸多代表性学者,使得它在英美等国家确立起“专题学科”地位。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张英进教授在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电影研究方面的造诣都较为深厚,被称为海外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不但开辟出城市/都市研究与“媒介考古学”等创新性研究视角,而且持续不断地推进中国电影研究在海外学界的发展。经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引荐,笔者近日通过电子邮件、云端会议(Zoom)等方式,就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的热点、规律特征与发展趋向等问题,对张英进教授进行了专访。

顺便讲一下,近年在中国电影研究领域比较活跃并发表很多文章的学者,基本上还是在东亚文化气息浓重的东亚研究系、比较文学系,而不是在电影研究系任教,这也是因为美国大学的电影研究系非常排外,完全是“西方中心”式的,跟曾经处于霸权地位的西方文学理论相似。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真正进入电影系任教且注重中国电影研究的学者,大概不超过三位。在美国如此庞大的中国电影研究领域,大部分学者都在东亚系,因此东亚系同时包括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电影等专业。而在电影系教授中国电影仅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而且基本上是被划归在“世界电影”这一部分,主要的课程都是讲授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需求量非常小。这并不是说完全没有中国电影,由于每个学科之间授课的需求,还是要牵涉一小部分中国电影的。

二是在90年代初把20世纪20—40年代早期中国电影引入中国电影研究中。因为直到80年代中期为止,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的焦点基本上还是集中在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上,还未注意到早期中国电影的文学成就与文化贡献。我当时梳理历史脉络的研究路径跟我第一本英文专著《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建构》有关,主要从城市/都市研究再进入电影中的城市文化,或曰考察电影怎样成为中国都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于1999年主编了一本论文集《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Cinema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1922—1943),也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由于我曾到芝加哥大学电影系客座讲课一个学期,听该校一些老师说,此前他们的眼中并没有中国电影史,因为他们读到的一些文章基本上是随机阅读一个电影文本,然后有感而发,这类文章显然缺乏学术含量,它们合成起来并非是对一个整体性学科领域的概述,算不上是真正的电影史研究,而《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这本书使中国电影的历史脉络得以成型。我听后倍感欣慰,原来自己在90年代中后期这段时间里,有意无意间对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作了有意义的贡献。


不过,第二批进入电影研究的学者更多的已是“双语”学者,就是他们既懂中文又懂英文,且经过一定程度的电影研究训练,有一些学者甚至还是电影研究的博士,他们完全了解或者说基本了解中国文化。如乔治·桑塞尔(George S. Semsel)在1986—1987年间采访了谢晋、田壮壮、张艺谋等多位中国导演及演员、剧作家,并在1987年出版了其编撰的《中国电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影艺术现状》(Chinese Film:The State of the Ar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对新中国电影的某些内容、主题与艺术现状进行了探讨。但该书对1949年至1980年间中国电影艺术的分析却较少涉及,同时也缺乏对中国新电影其他活跃影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也是第二代研究者的一个普遍局限。

然后是第三批学者,他们仍然是“双语”学者,即中英文都懂。他们出现的时间段,正是大家不再束缚于电影本身,且更多地讨论电影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或是考察电影与其他媒介及不同文类之间关系的时候。此时开始出现一种所谓的“跨学科”方法。该方法基本上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尤其是21世纪以来,迄今仍被一些学者采用。

二是“作者电影”(或曰“作者研究”)率先得到发展。因为在西方电影研究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电影研究领域出现的时间大概是在21世纪前后。所谓“作者电影”的概念不是指仅仅做编剧,而是在做导演的同时又自己参加演出。在中国国内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相对比较接近“作者电影”的是“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基本上是自编自导,也有自演的。其中贾樟柯的作品是较典型的“作者电影”。提到贾樟柯,我想强调一点,尽管“第六代”导演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在西方学界依然有较多成果,但是对贾樟柯的研究累计下来在数量上可能最多。究其原因,在于贾樟柯的电影在西方人看来呈现出对全球化的担忧,而且贾樟柯的中国影像又比较符合传统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所以在西方的中国电影研究中,贾樟柯占据了至少20%的分量。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wyllyjzz.cn/zonghexinwen/2021/0616/423.html



上一篇: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成就与展望
下一篇:如果研究美学不知道这些书,可以说没有进入新

文艺理论研究投稿 | 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 文艺理论研究版面费 | 文艺理论研究论文发表 | 文艺理论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