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洒脱的教学美听郑惠生教授讲理论课(2)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上列的纲目可看出,郑老师的“绪论”课,不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是揽括了《美学》课中大部分的“硬骨头”。当然,如果

从上列的纲目可看出,郑老师的“绪论”课,不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是揽括了《美学》课中大部分的“硬骨头”。当然,如果念讲稿或教材,几节课下来也许可以完成,但郑老师讲课的一个特点,是通过高密度的旁征博引来阐述观点。他上课时,似乎不想放过任何学生可能还没弄清楚的理论问题。比如,谈墨子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他既用早期的马斯洛理论来说明其正确性,又用晚期的马斯洛理论来说明其片面性,还意犹未尽地用高尔基、安徒生等大文豪是如何“食不饱也求美”来证明“墨子审美观”的消极性。像这样紧绕着核心问题而展开思维翅膀自由飞翔的教学法,他也同样运用于对孔子、孟子、毕达拉哥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洛丁、奥古斯丁等人美学思想的讨论上,及对重要的概念以及诸如“美是朵花,而科学则是它的果实”(康德《实用人类学》)之类的相关联问题的分析上。

郑老师的《文艺理论》“绪论”课,大致上也属于上述的这种类型。而这样的内容框架和独特的讲解方式,自然是很费气力,也省不了时间。但从学生角度讲,理论的深度广度感觉到了,自由自在的驰骋见到了,理论课的美妙情趣也随之领略到了。

三、永不缺席的“故事”课

郑老师讲《美学》和《文艺理论》,最不缺的就是“故事”,而且,最能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的讲课内容,也是他对于“故事”的介绍和解读。

由于文学的叙事功能很强大,所以文学最富于故事性。自然,郑老师的《文艺理论》课,讲得多的也是“文学故事”。

他介绍“文学故事”,可不是照本宣科式的介绍,而是重点突出、绘声绘色,让学生有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仿佛他与“文学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有的时候,他激动得不由自主,不得不稍作调整再往下讲,如讲到《老古玩店》中远走他乡的“小耐丽”快离开人世的时候、讲到《包法利夫人》中陷入绝望的“爱玛”买来砒霜的时候。

郑惠生教授

他解读“文学故事”,也不是随便找来哪一本书上的答案呈给学生,而是有着他自己的判断,有时候还非常与众不同,给人带来深刻的启迪。例如,在文学作品与文章的区别及其意义问题上,郑老师以《项链》为例进行讨论。他认为女主人公玛蒂尔性格并不是教科书上所说的爱虚荣,而只是自尊心比较强,买衣服、借项链参加重要的聚会,只是出于怕人家瞧不起,这完全是属于女人常见的行为心理。她最可贵的地方是丢了项链以后能主动贷巨款购买项链还给物主,并用自己多年辛勤劳动所换来的钱还清债务,表现出了她具备重诚信、守承诺的良好道德品质,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好女人。讲完这些后,郑老师问道:“同学们,一个爱虚荣的年轻女人会借巨款买项链还人吗?会通过拼命干活而把自己弄成黄脸婆来偿还债务吗?想想看,如果丢失项链后耍赖不还,或者主动请求物主暂缓要回,或者厚着脸皮让她那富有的朋友当作礼物相送,玛蒂尔后来的不幸还会发生吗?想一想你就明白了,玛蒂尔不幸的根源并非爱慕虚荣,而是完全相反,是由于她有一颗不慕虚荣、不辞辛劳、诚实守信的心。”接着,他批评中学课本及其教参肢解丰富完整的艺术形象,误导学生的认知。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他认为一方面是中学语文老师未经深入思考便搬来人云亦云的现成答案,另一方面则是在教学时完全不顾及文学的特点,机械地套用“段落分析法”,结果就根据“第一个段落”的大意先认准了玛蒂尔是一个爱虚荣的女人,并将“后面段落”中出现不幸的原因归到虚荣心上。最后,郑老师总结说:“段落分析法不是没有用,它很适合用在议论文、说明文这一类层次分明的文章的教学上,但对于复杂得多的文学不管用。既然是文学,就必须把它当作文学来教,注重体验、品味,留意人物活动的关键细节,注意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抓住人物品质的主导性因素,挖掘作品中的创造性成分。不然啊,同学们,你们毕业后出去教书,同样也会教出问题,把好的教成坏的。”像郑老师这样的“文学故事”解读及引申,对于中学毕业不久、熟知《项链》的多数大学生来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用醍醐灌顶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郑老师讲“文学故事”,往往不仅仅是讲一部文学作品里面的故事。有时候,他会从一部作品讲到另一部作品甚至是一系列作品的故事。有时候,他还会从一部作品的故事带出作者写“文学故事”的故事。如讲《当代英雄》中毕巧林的故事,他会讲《叶甫盖尼·奥涅金》《罗亭》《奥勃洛摩夫》等“多余人”在俄罗斯如何越来越“成为多余”的故事,还会讲普希金是如何死的以及莱蒙托夫写下《诗人之死》后的故事。总之,故事信手拈来,讲故事易如反掌,并且所讲的“文学故事”都堪称是审美创造的典范。像这样的“文学故事”课,怎么可能不给学生带来审美愉悦和审美思考呢?又怎么可能让学生继续逃避那些虽显得冰冷却已被“故事”融化了的理论呢?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wyllyjzz.cn/qikandaodu/2021/0518/415.html



上一篇:互文性理论视域下的阅读教学设计以立在地球边
下一篇:从学生评教的角度看高校教师形象以郑惠生教授

文艺理论研究投稿 | 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 文艺理论研究版面费 | 文艺理论研究论文发表 | 文艺理论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